歐都納設計總監林盈恩到亞洲大學演講!---

  • 2017-11-20
  • 資訊處管理者(勿異動)
 
2017-05-19
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 Taiwan)時尚系邀請歐都納設計總監林盈恩,以「服裝環保意象之概念」為題,分享目前環保意象與服裝設計結合的概念。林盈恩說,歐都納品牌要賣的是消費者的心理年齡層,而不是實際年齡層;利用行銷方式,在款式中加一點時尚元素、改變模特兒穿搭以及拍攝手法,使得產品更年輕化,吸引更多消費者。
林盈恩總監強調,10年來,歐都納品牌的消費族群有逐漸年輕化趨勢,消費年齡層進步為41至51歲;以往品牌要吸引更年輕的族群都會改變版型,加入更多流行元素。
林盈恩總監將環保分為兩種,一種為有形的,可回收再製的天然材料,例如:有機棉、麻、絲。另一種為無形的,是概念性的,歐都納品牌中碳足跡產品即是具有環保意象的減碳產品。在介紹有形的環保,林總監以香港環保設計師將廢棄洗衣機再製成為音樂盒的例子,利用原本要被廢棄的垃圾,透過設計師升級再造賦予產品新的價值。從這個例子中,了解環保的源頭就是設計者,設計師設計出產品最後不應該變成垃圾,而是應經過再造、升級,重新塑造成更好的產品。
林盈恩總監表示,環保概念在紡織的發展早在2002年開始,在2009年開始成熟,各品牌針對此議題都在努力,一開始以環保、仿生、復古到低碳的策略,台灣也成立團隊到歐洲學習,並輔導各品牌。以服裝為例,不同紡織品、不同的材料探排量都不一樣,所以在一開始選擇布料的時候,就必須考量到要使用哪一種碳排較少。
「什麼是碳足跡(CARBONFOOTPRINT)?」林盈恩總監解釋說,碳足跡的定義為與一項活動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過程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那為甚麼要做碳足跡呢?面對長期以來的快速消費,人們似乎習慣了用過即丟的廉價化消費,這些都會造成資源的過度消費與耗損,造成地球的負擔。面對全球暖化的問題,每一個企業公民都有義務與責任減少碳排放量,採用碳足跡的概念,將個人或企業活動的相關溫室氣體排放量納入考量時,研擬出適切的低碳生活以及減量計畫,才能真正做到節能減碳。
創意設計學院副院長兼時尚系主任林青玫表示,近幾年,在地球暖化危機下,綠時尚時代已快速往前推進,全世界的時尚品味趨勢,已逐漸轉為充滿綠色態度的永續服裝。台灣以綠時尚為理念並響應環保,歷時2年投入「碳足跡」盤查,在產品生命週期過程中將原料取得、製造、配送銷售、使用及廢棄處理回收所產生的碳足跡排量做出實際數據推算,並採納國際環保規範,歐都納品牌就是使用綠色供應鏈,推出台灣第一件碳標籤認證服飾,特別邀請該公司設計總監林盈恩分享服飾環保意象的設計概念。